找到相关内容84篇,用时10毫秒. ·把佛教导航设为主页
  • 《正理经》简读(五)

    联系决定了孩子与父母是同一类。一个人产生与该人本身的业有关,这决定了他在母腹中的经历。业力还决定他出生后的情况。按佛教的说法,业有引业、满业,引业决定他到哪一道受生,而满业决定他到那一道后是否圆满。...棒棒的,而另一个人生下来就只剩一口气儿,要死不活的?其实这就是佛教说的满业。   3.2.68 如果说(身体与灵魂结合)是由阿杜里秀特引起的,那么在最终解脱之后也还会有身体与灵魂结合,(这显然是错误的)...

    不详

    |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12060338376.html
  • 陈鹏释译:唯识四论(4)

    和语言行为(语)。众生所作所为可分成三种形式:意业、身业、语业。意业即是意念活动,它是身、语二种行为的根源。所以称「动身发语」。]独为最,引满[注释:引满:拽相业和满业,是业力的二种形式。引业决定著众生转生五趣中的哪一趣,是总业力。比如,杀生过多得地狱报,盗业过多得饿鬼报。满业决定著众生在某一趣中受报的轻重优劣。比如,同处人趣,吝啬业得贫穷报,贞良业能得容色端正报。所以,引业又称总业,满业称别业,...

    陈鹏释译

    |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07145450004.html
  • 《心经》者何(2)

    :业有两种:一曰引业,二曰满业。引业是总业,它将有情引向了六道中任何一趣;满业,是别业,它决定有情在那一趣的生存状态,诸如男女、胖瘦、贫富、美丑都是满业决定的。《唯识三十颂》曰:‘由诸业习气,二取习气...

    不详

    |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17021862119.html
  • 试论中国佛教伦理的理论基础、基本规范及其主要特征

    了多角度、多层次的分类和说明。从伦理角度而言,其中比较重要的有两种,即二业和三业。“二业”本身又包括如下几种:(1)引业和满业。造作善恶业后,此业能牵引众生,生于六趣四生,受苦乐报,名为引业,这是就此业的因位而言。引业种子在第八识中,薰习成熟,发为果报,如强弱夭寿苦乐等,皆能令其圆满,名为满业,这是就此业的果位而言。(2)定业和不定业。定业是一定要受果报的业;不定业是不一定要受果报的业。(3)善业...

    李英华

    |五明研究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10/09043691590.html
  • “戒”的随行

    叫“有覆无记”,这种业不会招集引业,所召感的果是满业。另外,若将电视机打开来看,心念很明显的生起来了,看得很配自己胃口很欢喜,这是贪相应法;或者不配自己胃口就排拒它,那是嗔相应法;痴是永远随转的。这个...

    日常法师

    |戒律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article/2005/08/181053219.html
  • 读唯识谈阿毗达摩

    造业作为结生业(即引业),或为支助业、阻碍业、毁坏业(后三项为满业)而受苦无穷。八十九心除二五识之外的七十九心都可称为意识(但可分为意界和意识界),这是六识的简介。  唯识与南传阿毗达摩的教法  阿毗...

    罗庆龙

    |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07334052425.html
  • 现代佛教界最急需的一种根性:当下猛决死透透.当前坦豁活脱脱

    这样的天职,才够资格称得上学佛为人的人!   真能为人的人,必先厌绝了(真)我,所以,诸佛因地一发心,首先厌绝的──我,因为他是构成一切苦恼的总根源,有漏众生的“引业”与“满业”,都是由于他招感而流转...

    仁俊

    |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00404869622.html
  • 集谛

    满业:六趣有情各有总报和别报的差别,总报即各趣有情得到的色心相续;别报就寿夭智愚,色形的好丑全缺等。引发总报的强业名为引业;成满别报的业。名为满业。如《杂集论》谛品中说:“又善不善业,于善趣恶趣中,...

    正果法师

    |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00140942968.html
  • 四圣谛 - 佛法的心要

    别报"。总报即各趣有情得到的色心相续。如生为人类,人与人的长相是一样的,人的根身之构造,感官的认识大玫相同。引发总报的强业名为"引业",成满别的业,名为满业。《杂集论》谛品中说 "引业者, 谓由此业,能牵异熟果;圆满业者,喟由此业生已,领受爱不爱果。"印顺导师在《佛法概论》说,人与人之间的差别,如相貌不同、贫富不同,是过去满业与现生业使然。若从引业所感的业果说,人类的主要本质是平等的。引业所感的...

    颜尊严

    |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07081449075.html
  • 佛光教科书:《佛教的真理》(2)

    满业”□。“业”表现在外,并能示予他人者,称为“表业”,持续潜隐于内的业果力量,而无法表示于外,令他了知者,称为“无表业”。   各人所造的善、恶诸业,往后必招感相应的苦、乐果报。当招感果报的受果、...由于各人所造的业力不同所致。譬如布施者得富贵报,杀生者得短命报,这种令各人完成圆满一生的业报,就称为满业。   □指身口意所造作的善恶之业所招感的果报,其受果、受时俱定,亦即不但决定了应受的果报,即连...

    不详

    |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07300351964.html